大便臭和不臭 哪个更健康?出现这种气味就要小心了……

文明城市 590 0

生活中,嗅觉灵敏的你是不是发现有些人的大便“臭气熏天”,有些人的大便臭味却很轻。

为什么大便会有臭味?不同气味的便便中预示了哪些疾病信号?能否直接从臭和不臭中分辨出谁的身体更健康?

你准备好了吗?一起阅读下文。

01大便气味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们摄入食物后,食物纵身一跃顺着食管、胃、小肠这些负责消化、吸收功能的“管道滑梯”滑入大肠,这意味着食糜已经通过了胃肠道的加工洗礼。换言之,当食物被人体消化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

正常粪便是由 3/4 的水分和 1/4 的固体物质组成。这些固体物质中大约30%为战死粪场的肠道微生物群,30% 为未消化的食物与消化液、脱落上皮细胞混合而成的“肥肠乱炖”,10%-20% 为无机物,2%-3% 为蛋白质。

人体粪便的气味与肠道微生物群息息相关。据微生物学家估计,正常情况下,人类胃肠道中至少有 500 种不同的微生物,其数量级高达 100 万亿,重量约 1 公斤。其中大多数为细菌,也有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主要分布在回肠和大肠。

这些声势浩荡的肠道微生物群的使命是辅助食物消化功能和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食物在其发酵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硫化氢、硫醇等多种气体,相互融合形成“荡气回肠”的带味肠气。

肠道微生物群还能产生粪臭素(让臭豆腐香飘十里的成分之一)、吲哚(低浓度如花香四溢,高浓度则臭名昭著)等代谢产物,在其熏陶助力下,让大便“别有风味”。

02大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味?

大便本身常带有臭味,只是轻重不一,人体的嗅觉不一定都能历历可辨,所以有人用臭鸡蛋味、鱼臭味或蒜臭味等形容。

生活中,厨师通过加入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调味料,可以烹调出别有风味的菜肴。同理,当我们每日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营养物质的构成比例不同,也就使排泄物中最终含有各种代谢产物的比例不同,从而导致大便的气味存在个体差异。这也是造成“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的原因。

此外,由于人体缺乏某些消化蛋白酶、某种食物的摄入过多等原因,胃肠道的加工不一定能完全洗涤清除食物本身的气味,因而食物残渣中依然可能留有味道。例如过度摄入榴莲或蒜类,人体可能排出带有榴莲味或蒜味的大便。

除了饮食结构,大便的臭味还可能与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排便习惯(大便频率)、肠道菌群多寡等因素有关。

例如,对于排便频次较少的便秘人群,本身可能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由于大便与肠道细菌有了充分缠绵接触的机会,如同酿酒般发酵时间越久则越发香醇,大便臭味也可能更为浓烈。

03大便不同的气味预示着哪些疾病?

人体排出的正常大便本身带有些许臭味,但通常不重,即便有时排出的气味较重,一般在短时间内就会消退。

大便的异常臭味可以进一步分为腥臭、酸臭或恶臭味。这些异常的臭味可能是提示人体胃肠道疾病的蛛丝马迹。

例如:

鱼腥臭味的大便可能提示阿米巴性肠炎; 酸臭味大便可能见于脂肪酸分解或糖类异常发酵性疾病; 恶臭味大便可能提示慢性肠炎、重度痢疾、消化道大出血、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等胰腺病变、结直肠癌。

大便气味可能成为提示消化道健康的“晴雨表”。但应注意的是,仅凭大便有臭味与无臭味,无法直接判定是否与肠道健康相关。

即便是专业人士,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粪便颜色或性状等参数、粪便培养、结肠镜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04怎样才能让大便不臭?

除了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保持肠道健康,饮食、运动与排便方面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大便除臭。

1. 足量饮水、吃动平衡、平衡膳食

根据 2022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意见,正常男性、女性每日饮水量分别为 1700 毫升和 1500 毫升。日常坚持锻炼,每周至少进行 5 天中等强度(累计 150 分钟)的活动。

控糖限酒,少油少盐,不暴饮暴食,多吃膳食纤维,包括谷薯类(200-300 克/天)、新鲜蔬菜(300 克/天)和水果(200-350 克/天)。每周最好能吃 300 克-500 克的鱼,蛋类和畜禽肉 300 克-500 克。

2.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晨起的起立反射有利于促进大肠运动和产生便意,因此晨起后是大肠活动最为活跃的时间点(男性排便行为一般在上午 7 时-8 时之间,女性较男性晚 1 小时左右)。

另一方面,进食容易诱发排便反射,有利于成功排便。因此,推荐在晨起或餐后 2 小时内尝试排便。

此外,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减少玩手机、阅读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建议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通过健康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利于保持大便水分、刺激肠道蠕动和控制大便性状,进而有助于保证大便频次、预防便秘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可能减轻大便的臭味。

大便臭和不臭 哪个更健康?出现这种气味就要小心了……-第1张图片-小猪号

责任编辑:宪瑞

标签: 科技科普 科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