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北漂走红:人在互联网大厂 小目标是30岁前存100万

广州刘青云 358 0

2022届秋招结束时,22岁的唐一航手握5个大厂offer,有北京的,也有上海的,也有深圳的。问起薪资,他说这是大厂高压线,但自评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几乎没有犹豫,他选择了位于北京西二旗的一家互联网大厂,正式成为一名00后北漂,住在距离公司步行10分钟的小区,房租4000。

对于唐一航来说,目前的收获可说早有伏笔。四年前,他从四川江油考入上海大学,甫一入学就把精力投入了各种社会实践:25个社团、10份实习、两次创业经历。等毕业季来临时,他已经把自己锤炼成了“社会人”,深谙职场之道。

从小镇做题家到上海大学,再到北京某大厂产品经理,他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清醒与笃定:他太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一直在围绕目标努力。 

目标是30岁前存够100万

我的工作日时间表一般是这样的:早上9点多起床,步行10分钟去公司吃早餐,10点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10点半下班,到家通常是11点,洗漱好躺在床上,可能已经12点了。脑子装的事情一多,偶尔会失眠到凌晨2、3点。

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但我没有午睡习惯。这段时间,我会找个密闭的空间,看书或看新闻,只要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行。工作量很饱和,一天下来,经常觉得自己被榨干,基本没有摸鱼的时间。 

我是通过2022届秋招进入这家大厂的。那会儿我手里拿了5个大厂offer,还有一些别的面试机会。这5家大厂里,现在这家给我开出的薪水并不是最高的,BAT中的某一家更高。但我在现在的厂里实习过,更认同这里的氛围和企业文化,所以还是选了这家。

我目前的收入,在同龄人中,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学时跟我玩得好的同学里,有去VC的,去投行的,有去国内外知名院校读研的,有收入比我高的,有拥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这些同侪压力,我还在慢慢消化,躲不掉的,也许要消化一辈子。

除了跟同龄人比,我有时也会看一些大佬在我这个年龄段做了什么。比如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他们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展露出了商业天赋。他们现在已经非常成功了,而10年之后我会怎样呢?我很害怕自己变得平庸。 

别误会,我不是要像那些大佬一样,一定要挣几个亿上百亿。我对财富挺向往,现在也是在为了钱天天卖命嘛,但我的财富观也就是小富即安那种,比如,我会想什么时候赚到第一个100万,什么时候赚到第一个1000万。原本,我计划在25岁前攒够100万,后来改成了30岁之前。现在,我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靠的是开源,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慢慢增加收入。

粉丝1.1万,但不想做快餐式网红

几个星期前,leader跟我说:希望你一直保持好奇心。 他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我就会很紧张,下意识地想:我的好奇心变少了吗?作为产品经理,好奇心非常重要。我一直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

在小红书开号当职场博主,可能也是因为,危机感会让我去探索更多可能性。2021年6月开始,我将自己面试大厂的经历发出来分享,反响最热烈的时候,粉丝量一天涨了5000多,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哈,那会还真的想过,我是不是要红了。

我现在有1.1万粉丝,还接到过腾讯的一笔1000元的投放,价格就是粉丝数乘以0.1。不过也就那一次,第二单至今没开张。有粉丝说我长得像“何同学”(笑),我现在还没他那么厉害。

我觉得,起码要有10万以上的粉丝,才能算是网红吧。我肯定还不算。我以前以为做网红很容易,但做了小红书博主以后就不这么想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的脚下踩的都是炮灰,像我这种一直红不起来的人,才是大多数。 

我想红,但不想一夜爆红,而且很多网红生命周期很短。我更佩服的是像王石那样的企业家,有持久的影响力,也能利用影响力调动各种资源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我现在更新很慢,也没什么涨粉焦虑,更没想过靠做号赚钱。我觉得粉丝们也不会在乎我更不更新。他们会关注,会点赞,甚至会骂,但他们其实不关心我。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

做自媒体号,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新的体验。从上大学开始,我就体验过很多种工作:金融——销售——市场——产品经理——运营,最后才确定了做产品经理这条路。 

我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在未来3~5年,成为一名资深产品经理,至少能够独立负责一条业务线,甚至成为一个团队的小领导。从经济上衡量的话,就是让自己能不为生计发愁,或者说,有一笔能保障5年不工作的存款。

出身小镇,路过上海,暂栖北京

我没有想过在北京定居。可能5年之后就离开?我觉得自己还没想清楚,走一步看一步。留在北京,需要有车有房有存款,达到基本的中产标准,怎么也得有1000万的资产吧?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够不着的。我听说有同事30岁就实现了这个水准,我会想自己跳一跳是不是也能够着。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2021年11月,背一个背包,带两个行李箱,从上海飞到北京提前实习,跟全职差不多。 那会儿,我对北漂的印象来自各种电影电视剧:蜗居在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通勤几小时,忙到没有生活。对这种生活,我心理上是抗拒的。

在上海实习的时候,吃过单程通勤一个半小时的苦,人很累,时间也白白浪费掉。来北京后,我就租在公司周围,步行10分钟左右的地方,房租是3700元,这个价格也能接受,不接受也没办法。4室2厅的房子,客厅其实挺大的,但舍友之间并没有交际,客厅就像马路一样属于公共区域。由于小区改造,老是施工,住了几个月,我就搬出去了,找到一个学长,也是同事,一起合租,房租变成了4000,一直到现在。                          

我出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2018年进入上海大学,2021年11月来北京实习。不管是离开四川去上海,还是拒掉别的城市offer来北京,都是我一个人选的。

我的家庭没有给过我太大的压力,按现在的话说,我爸妈不“鸡娃”,一贯“佛系”。我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有分配工作的机会。我爸妈也都没接受高等教育,爸爸接了爷爷的班,妈妈之前是一名销售。

我一直都是自驱型学习的孩子,初升高考进入了江油市最好的高中,分班也是最好里面的一批。爸妈对我的学习生活不提要求,干涉很少。记得高二快放暑假的时候,我有一次打电话给我爸,告诉他我梦到浙江一个古镇,他就马上打电话跟班主任说要带我去玩。

我的高考目标是清北复交,当年大概需要670~680分左右(总分750)。但我的高考分数下来一看,630多分,挺失落的,一种梦想幻灭后的失落。在四川,630分可以去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两所学校。但报志愿截止那天,我突然做了个决定,我要去上海。我选择了去第二志愿:上海大学,学信息管理专业。

直到现在,我还会想,如果当时多考几十分,校友圈质量、资源、认知肯定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大学四年,时刻为工作做准备

2018年夏天,几乎就在大学第一学期,我就开始了实习生涯。

第一次实习机会,是偶然认识的一位老乡提供的,他在负责我们学校CFA之类的课程销售。当时这些课程在学校营销很猛,会有人告诉你,你只要朝这个方向好好“卷”,就会有工作。我当时也由衷地觉得,自己应该去考证,将来好从事梦想中的金融行业,就从学员转成了实习生。

我一直都有从事金融业的梦想,纯粹是觉得这个赚钱多。我小时候对钱的认知,来源于我妈。我妈喜欢打麻将,每次输了钱,或者管我爸要钱的时候,她就会在我跟前唠叨“钱不好挣”之类的话。我离开家以后,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主题都是:你缺钱吗,我给你打钱。我觉得这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几个月下来,我卖出去了100多万的课程,提成有几万。后来,我自己花了3万买了课,听了一节,发现实在喜欢不起来,就退课了,扣了20%的手续费。

大一课程少,我有很多时间去做社会实践。到毕业之前,我参加过差不多25个社团,各种社会实习加起来应该有10份左右。比如给腾讯做活动策划,给微博管理校园社团,给招聘企业做校园大使,还要负责这些企业在学校里面的宣讲会,挺杂的。 

中途还和朋友成立过两家公司,跟互联网相关,赚了一两万块钱,所幸没亏。 

大二寒假,通过朋友介绍,我主动约一位知乎大v吃饭,对方是一名在营销界挺有名的人,正在创业,就主动邀请我去实习。我主要负责写各种营销软文。但2020年初,上海虹桥爆发了新冠疫情,我只实习了12天就回家了,一待几个月。重新回到上海后,我在携程找到一份产品经理的实习,干了半年。部门是新成立的,leader很有创业精神,对我也很器重,整体上干得比较开心。 

正是这次做产品经理的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我可能通过工作获得持续的成就感。做销售,成就感是一次性获得的;做运营,可能是1~3天。但做产品,在app上做一个功能,就是长期的影响力了。这份职业吸引了我。 

从携程离职后,我去了一家更大的大厂实习。当时已经是大三,面临学业和工作难以兼顾的情况,也做了一个后来想起来比较脑残的决定——逃课。当时觉得这段实习很重要,毕竟是大厂。逃课的后果是这门课挂科了。我跟老师商量能不能不去上课直接考试,他说不能,你去退课吧,教务处可以给我退,但我当时很潇洒地直接说,那就挂了吧。现在我偶尔也会想,当时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我并不苛求当时的自己。

2021年7月,我离开上一家大厂,去了一家消费类公司,职位偏运营。很快,我就发现,螺丝钉在哪都是螺丝钉,区别是拧在小机器上,还是拧在大机器上。3个月后,我就离职了。 

在秋招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拿到了5个offer,然后,就来到现在的公司,做回产品经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 

做产品经理和其他工作的不同是,有的工作,你的成就感只能来自领导的认可。但做产品,你与其猜领导在想什么,还不如去猜用户在想什么。而且,领导的工作也需要用户的认可,大家可以一起去考虑一些本质的问题。 

对于理想的工作,我觉得至少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一个:1. 让自己开心;2. 让自己更加聪明;3. 能创造一些社会价值。 

最近的一段时间,我会逼着自己不去买团购的套餐,逼着自己点菜,因为只有这样,我才知道这家店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如果每次都点套餐,并不是说套餐不好,但我就会感觉自己像一头猪一样花了一笔钱,别人端给我什么,我就吃。下次来,还是不会点菜。 

我比较害怕浑浑噩噩地活着,就是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我可以接受努力过后回报不符合预期,因为有些结果需要看大环境,2012年毕业的人和2022年毕业的人,一生能获得的财富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也可以接受我这一辈子碌碌无为,但我不能接受我碌碌无为的过程中,还不知道自己碌碌无为。

00后北漂走红:人在互联网大厂 小目标是30岁前存100万-第1张图片-小猪号

责任编辑:雪花

标签: 北漂 互联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