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心绪,且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历来为传诵的名篇。
全诗短短四句,没有铺叙,没有比喻,不讲究什么吞吐回环,更不


屑于堆砌雕琢,只有大声咏叹,直抒胸臆。但是,它的境界何等间大,气势何等雄浑,含义何等深刻!
这首诗之所以称得上陈子昂的压卷之作,是因为它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揭示出诗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它像火山的喷薄,又像江河的奔流,不但倾泻出一代诗风开启者内心的苦闷,而且代表了我国唐朝那“鼎盛时代”的中坚分子们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唯此,它一直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感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至我们今天重新来品味它,仍然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中,看到了苍茫的天字、辽阔的原野,听到了“盛唐之音”的先驱者那震撼人心的慷慨悲歌,感受着一种雄豪悲壮的美。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侵权删联系:site777#qq.com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