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有一条 4 万多转发的微博上了热搜,大家应该还记得。
博主是一个叫 “ 狗头萝莉 ” 的 coser ,她在视频里陈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各种事情,并表达了轻生的念头。
这事随后引发全网关注。
好在最后,大家成功找到了她,悲剧并未发生。
不过在这事情之后,有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
当中谈到了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表达了要打败各种困难,人生才更有意义。
文章后半段,还提到了这件事的影响:作为一名网红遇到困难时就选择轻生,粉丝们会怎么样,会不会有人效仿。
其实媒体的出发点没啥大问题,但文章发出后引发了巨大争议,评论区几乎一边倒。
有人说当事者已经想自杀了,为什么还要质疑这种行为会产生不好影响。
还有人说,不能感同身受,就别说的这么轻描淡写。
这件事我们先停在这里,回头看看前两天因为类似情况被送上风口浪尖的文章——《 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 》。
文章主要表达了人生美好,奉劝不要轻生,如果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时间,情况或许会不一样。
但是,文章里很多表述却引发了争议。
比如 “ 你每一个存在的日子,都家庭圆满!你走之后的每一个清晨与傍晚,都是爹妈暗无天日! ”
很多网友认为,这种有点亲情绑架味的文案,压根没有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
所以不管在微博、知乎还是朋友圈,这篇文章都成了众人讨伐的对象。
甚至还有人说,看了这篇文章后,更想轻生了。
在这一系列的舆论下我们不难看出,这两篇文章的争议,其实来自于 “ 关心 ” 背后,缺少共情的本质。
没有切身体会到失意者感受,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安慰的话又能怎样到实质性作用呢?
我倒不是要批判这些文章,而是希望这两件事能作为一个引子,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作为社会机构、作为媒体,怎么做才可以预防他人自杀。
作为身边的朋友,我们又要怎么做,才可以把失意者从绝望边缘拉回来,让生命继续绽放下去。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无法共情的死亡大桥
其实,上面这两篇文章能引起网友们激烈反应,是很正常的。
历史上,因为自杀干预的方式不正确,反倒增加自杀事件的情况确实发生过。
韩国首尔有座知名的 “ 自杀大桥 ” ,麻浦大桥。
在首尔人眼里,没有任何一个建筑能比麻浦大桥更能代表死亡。
从 2007 年到 2012 年,有 108 名失意者从大桥一跃而下,选择结束生命。
后来,首尔市和三星生命保险联合做了一项改造措施,试图减少自杀事件发生。
2012 年 9 月,麻浦大桥宣布改造完成,桥上多了 “ 生命之桥 ” 的雕塑,几台 SOS 紧急电话。
在大桥两侧的栏杆上,还贴满了一组组洋溢着幸福笑脸的照片,以及从社会各地征集到的 48 组暖心标语
。 “ 你吃过了吗,有什么烦恼吗,最近过得好吗? ” “ 敞开心房,你不是一个人。 ” “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等你上了年纪看看…… ”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文字和图片还会亮起灯来。
在首尔市和三星生命的眼里,当失意者看到这些标语和照片时,也许就会想到这世界还有值得留念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
通过这些,他们一定能感受到人间美好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措施还让麻浦大桥声名远扬,在 2013 年获得了 37 个海外知名广告节的好评与大奖。
但意外的是,改造措施完成后的第二年( 2013 年 ),麻浦大桥上自杀人数上升到 93 名,是去年的 6 倍。紧接着, 2014 年 184 名、 2015 年 202 名, 2016 年 211 名。。。
问题出现在哪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些标语和照片虽然是暖心的,但对不同经历的人来说,它们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也不尽相同。
更糟糕的是,它们不仅没有真正触及到失意者的内心,甚至还可能戳中痛处,反倒成了一道催命符。
可见,对失意者缺乏共情的 “ 安慰 ” 并非一碗鸡汤,更可能是有毒的砒霜。
事实上,就算是世卫组织,也是在 2014 年才出版了该领域内第一本书《 预防自杀 - 全球要务 》。
书里说世界上每 40 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呼吁各国要将自杀预防工作作为一个首要任务来处理,减少自杀和自杀未遂给个人、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所造成的负担。
预防自杀,社会各界怎么做
也许在很多人印象中,预防自杀的办法就是咨询心理、精神学医生。
但维基百科 “ 自杀预防 ” 词条里有数据表明,自杀身故的人当中有约 75% 在自杀前一年看过医生,有 45% 至 66% 在自杀前一个月看过医生。
此数据不一定具有权威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预防自杀绝不能单纯放在医学或精神的议题上。
世卫组织在 2021 年发布了名为《 过好生活 》的预防自杀综合指南,当中提出了四种策略,分别有:限制自杀手段、让媒体负责任报道自杀事件、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情感生活技能、早期识别和跟踪高危人群。
这些策略都是经过验证能有效预防自杀。
就比如限制自杀手段。
世上最常见的自杀方法是上吊、喝农药和使用枪支,其中农药占到了 20% 。
斯里兰卡在 1995 年至 2015 年期间通过一系列农药禁令,促使自杀率下降了 70 % ,挽救了约 93000 人的生命;
韩国自 2011-2012 年对百草枯实行禁令后, 2011-2013 年期间服农药自杀身亡的人数减少了一半。
早期识别和跟踪高危人群,也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
比如用贝克绝望量表, IS PATH WARM 等问卷调查可以协助找出高危人群,这样就可以尽早介入和干预。
可能有些人担心这种问卷或许会提高自杀的风险,但根据 2011 年英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这种调查似乎不会诱发 “ 活着没意思 ” 的想法。
我们个体应该怎么做
以上几种都是社会机构,媒体在降低自杀事件上所能采取的策略。那如果是身边的人有自杀意愿,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违背我们刻板印象的认知。
你可能会认为和一个失意者、抑郁症患者讨论自杀,会把这个念头带到他们心里,所以会刻意避开这类话题。
但这是不正确的认知。
在 2014 年世卫组织出版的《 预防自杀 - 全球要务 》当中,就写到了由于围绕自杀存在普遍的耻辱感,许多考虑自杀的人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公开讨论自杀不仅不会鼓励自杀行为,反而给了这个人其他的选择或者有时间重新考虑其决定,从而预防自杀。
当一个人在谈论自杀,他可能是正在经历焦虑、抑郁、绝望,在寻求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不应逃避话题,而是要敞开心扉和他们讨论自杀。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和心理医生 A 先生聊了聊,他现在也负责接听心理援助的电话。
据他介绍,一般接到咨询者的电话后,他会判断他们属于哪种有自杀倾向的人群。
第一种是模仿型,一般是在网络等渠道看到自杀行为后想要去模仿( 比如俄罗斯 “ 蓝鲸 ” 自杀游戏 ),这种最少见。
第二种是报复型,这种类型的青少年一般在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重大挫折,想通过自杀去报复社会或身边的人。他们打电话时情绪比较激动,有很强的倾诉欲望。
第三种为抑郁型,这种类型一般都患有类似抑郁症的精神疾病,长期处于不健康心理状态,不愿意交流。他们打电话时一般比较沉默,还会长时间不说话。
其实身边的人告知我们有自杀意愿,和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的情况差不多。
这些人往往处在 “ 无望无助无能 ” 的三无心理状态下,一般都需要我们多次交流沟通( 所谓 “ 五分钟 ” 不太可能 ),逐渐让他从这个状态下走出来,给他建立安全心理环境,让他有生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如何让他们从状态走出来,这个技巧非常重要,否则一不注意就像麻浦大桥上的标语一样,鸡汤成砒霜。
关于谈话的技巧,世卫组织在 2000 年发布的《 自杀预防 - 初级保健工作者指南 》中还特地强调过,千万别做空洞的说教,比如什么 “ 一切都会没事的 ” 。
也不要表示 “ 就这点困难算什么呀,还有人比你更苦 ” ,就像很多长辈说的那样:这点苦你都吃不了?更不要对重大的问题给予不实的保证。
我们要做的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理解当事人的感情,尊重和理解他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也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去做一个倾听者。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如果当事人逐渐愿意和你沟通,我们要和他讨论的就是一些看似敏感的话题,比如 “ 活得没意思了 ”“ 自己没啥用 ” 。
因为这些问题在他们内心挣扎了许久,掏出来讨论后反而会让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这时他可能进行反思,进而改变主意。
当然整个过程还是要循序渐进。
以上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杀危险等级较低的情况。
如果自杀意愿较高,有明确的自杀计划和时间,情况危急还是建议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忙。
自己有自杀倾向,怎么做很多人在遇到重大挫折时,都有过自杀的冲动,这并不羞耻。
不瞒大家说,差评君从娘胎里出来这 30 多年,也曾有过这念头。
当自己有自杀意愿时,我们可以自行判断下,如果这种冲动在一两星期内平复,那不需要任何干预和治疗。但
如果是在长达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里都有想自杀的冲动,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找点测试题做做。
如果情况严重就需要主动接受治疗,可以先试着咨询下危机热线,或者直接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在百度、 B 站等平台搜索自杀,都会看到一类标语和一串电话,告诉你并不孤单,他们可以提供帮助。
但是,这个热线质量并不令人满意。
不少网友反馈二三线城市的热线电话无人接听,接听者的专业度也参差不齐,无法做到良好引导。
这种情况我也咨询了 A 先生,他说确实存在。
因为这种心理援助热线大多数属于公益性质,专业心理咨询背景和执照的医生不够时,就会让志愿者们补上,难免会有接线员专业度参差不齐的情况。
所以目前来看,在预防自杀上,社会还没有一个万全的解决办法。
不过,这不代表我们对于自杀无能为力。
的确,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形成原因关乎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种元素。
但一定不要害怕讨论自杀。
要相信,通过科学的角度多去了解和学习如何预防自杀,就能让更多在悬崖边缘徘徊的人们,得以继续绽放生命,不要停滞,不要停滞。
责任编辑:上方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