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确诊7个多月后 依然“便中带毒”

文明城市 科学动态 797

新冠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影响的主要是人类的肺部,传染方式也主要是空气及物理接触,但是人类对这种病毒的了解还是少,哪怕是患者确诊数月之后,肺部没有病毒了,排泄物中依然可以检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就研究了新冠病毒在肠道中的问题,49%的患者在确诊后的的一周内可以在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残留物,120天后肺部的病毒的残留清除之后,依然有13%的确诊者的粪便中还可以检测到病毒RNA。

即便是210天后还是能检测到,大约在300天左右才可以做到检测不出残留。

新冠患者确诊7个多月后 依然“便中带毒”-第1张图片-小猪号

斯坦福大学医学和遗传学副教授Ami Bhatt博士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新冠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Bhatt说:“长时间的感染可能是对SARS-CoV-2持续免疫反应的结果,但也可能是有一些人有持续的感染,只不过这些感染隐藏在呼吸道以外的地方,比如消化道。”

“这些发现也对公共卫生工作产生了影响,即通过检测社区废水中的病毒证据来预测新疫情。”

新冠患者确诊7个多月后 依然“便中带毒”-第2张图片-小猪号

新冠患者确诊7个多月后 依然“便中带毒”-第3张图片-小猪号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宪瑞文章纠错

话题标签: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粪便

标签: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